“扛起新使命?區縣談落實”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生物醫藥產業邁入快車道 3組關鍵詞解密“巴南造”
2024-07-03 12:09:31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記者 張佳雯 陸丹)胰島素年產能3000余萬支;宮頸癌疫苗年產能4000余萬支;抗體藥物產能2.4萬升的生產能力儲備……地處巴南的重慶國際生物城,生物醫藥產業入選了首批國家戰新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產能規模達千億級。

今(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書記何友生圍繞“創新引領 開放發展 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巴南更大作為”作介紹。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周密,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舒朝斌,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亞平共同回答記者和線上網友的提問。
產業集群,走向高端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巴南區以創新資源聚集為抓手,系統增強基礎創新能力,積極構建創新生態,聚集了大批不同類型的創新平臺和載體,西部地區領先的生物醫藥創新體系加速成型。
近日,CDE(國家藥審中心)官網公示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翔金泰)開發的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雙抗GR2002注射液獲批臨床,該藥是全球首個獲批臨床的TSLP雙抗產品。
智翔金泰的快速發展是近年來巴南區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加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持續推動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重慶國際生物城已形成了以智翔金泰、博唯生物、宸安生物為代表的生物藥集群,以科瑞制藥、興泰豪制藥為代表的化學藥集群,以植恩現代中藥、伍舒芳為代表的現代中藥集群,以仝干醫科、復星杏脈為代表的醫療器械集群。
隨著一批國內領先、全市唯一的行業“塔尖”項目落地,重慶國際生物城已聚集項目130余個,產能規模超1000億元。未來,園區在研創新藥將提速上市,逐步實現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的規模化釋放。
科技創新,持續領跑
巴南圍繞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型顯示等賽道,加大科技投入,持續構建科技創新生態服務體系,引育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45家,培育科技型企業5899家,引進生物醫藥項目130個。疫苗、抗體等領域的“頭部”企業云集巴南,不僅帶來了抗腫瘤藥、九價宮頸癌疫苗等國內領先的高端生物藥品。

巴南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區領先的“1院5中心10平臺”生物醫藥創新體系,形成涵蓋基礎研究、產品研發、中試小試、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能力,在研創新藥物達到57個、進入臨床23個、Ⅲ期臨床10個。
其中治療銀屑病適應癥的賽立奇單抗注射液國產首家申報上市、司美格魯肽Ⅲ期臨床國內領先、國內首款手足口病基因重組EV71疫苗啟動臨床試驗,眾多重磅明星產品填補國內及全市空白,引領重慶在疫苗、抗體、胰島素等高端生物藥領域進入國內領先行列。
以產促研,厚植優勢
生物醫藥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復合載體,具有典型的創新驅動特征。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后,國際生物城沒有停留在產業化基地階段,加快推動研發能力突破成為新的課題,并且加速攻關,加快新藥研發及上市步伐,讓科研成果早日從“實驗室”到“市場上”,讓更多患者期盼的“樣品”變成“產品”、從“展架”走向“貨架”。

生物醫藥產品從研發到投產,業界有3個“10”的說法:每1個藥品的上市,都需要10年周期、10億投入,但是只有10%的成功率。
據介紹,眼下有3個品種向國家藥審中心提交上市申請。此前,重慶還沒有自主研發上市的1類生物新藥,這次提交上市的藥品中有2個都是1類生物新藥,將填補重慶市的空白。
未來2-3年,隨著在研品種陸續上市,越來越多的“巴南造”生物醫藥產品將惠及國內外廣大患者。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