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渝論 | 重慶何以重回“汽車第一城”?
2024-07-30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近期,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車產業發展交出一份優異的“成績單”,1—6月,重慶汽車產量121.4萬輛,位列全國城市第一。1—6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39.1萬輛、同比增長1.5倍,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速(30.1%),增速在全國汽車產量前十大省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問界M9自上市以來,大定更是突破11萬輛,銷量穩居國內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第一,打破國外品牌在我國豪車市場的壟斷,創造中國豪華車型銷售新紀錄。
汽車產量從巔峰到低谷,再重回全國“汽車第一城”。我們不禁要問,重慶做對了什么?
順勢而為,搶占新賽道風口。早在2016年,重慶汽車產量就達到了315.62萬輛,成為全國唯一汽車年產量超過300萬輛的城市,但彼此的重慶更多是以燃油車為主,而且靠以價取勝,因此好景不長,甚至開始走下坡路,一度被一些城市反超,并拉開差距。好在重慶不甘示弱,選擇鉚足勁,主動謀變,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賽道上持續發力,積極攀登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網聯化、集群化、綠色化高峰,支持長安汽車、賽力斯等企業加快在智能網聯新能源等領域布局,持續推出深藍、阿維塔、問界等中高端品牌,從而實現了“換道超車”,最終重回全國“汽車第一城”。
重回巔峰,離不開堅實“家底”支撐。不同于傳統燃油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因子”“高科技”屬性更強,產業鏈條更長,核心技術包括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施等,并且需要與其他領域的技術融合,如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這些都需要完善和強大的配套產業支撐。近年來,重慶圍繞“建成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通過大力實施零部件產業集群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完善純電動、插電式、增程式、氫燃料、換電式等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實現關鍵配套能力持續增強,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實現西部領先,為重慶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加速“超車”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除此之外,不斷豐富的應用場景、充電基礎設施的持續提升,海外市場的持續擴大,也為重慶汽車產量持續提升提供了動力。3個“第一”的背后,是重慶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賽道持續發力的結果。這也讓我們看到:向“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邁進,如今重慶汽車產業整體步伐沉穩,勢不可擋,未來可期!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審校:楊金行
責編: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