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幺”也是“三邀” 走進武隆浩口鄉的非遺之花
2024-08-01 17:19:23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陳楚瑜)“一進酒喝完再喝一杯喲!”一聲聲頗具民族風情的祝酒歌,從武隆浩口鄉的田家寨傳出。近日,武隆浩口鄉舉辦仡佬族民俗文化活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體驗,在浩口村田家寨,大家一起喝特色油茶、打糍粑、品楊梅酒、吃“三幺臺”,親身感受仡佬族風情文化。

武隆浩口鄉的田家寨是重慶市唯一的仡佬族村寨在這里,至今還保留著“吃新節”“喂樹(祭樹)節”等仡佬族獨有的節日,以及蠟染、楊梅酒、老鷹茶等傳統制作技藝。特色吊腳樓、農家小院交相輝映,幾十戶仡佬族人家依山而居,寨內經過打造后,仡佬族特色花紋的村寨牌匾、仡佬民俗文化的石碑、房屋裝飾都為這個古老的民族增添了神秘色彩。
從古老神秘的仡佬村落轉變為仡佬民俗文化旅游勝地,以及特色蠟染走向世界,田家寨在仡佬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出圈”。

“老宅”變“金屋” 瀕臨消失的寨子煥發時代生機
田家寨寨子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房屋大都是磚木結構,年久失修,不少房屋已經無法再住人。改造修繕之前,寨子里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濘,居民們不僅出行不方便,先天不足的“巴掌田”“雞爪地”也都嚴重制約了村民們增收致富。從幾十戶居民搬到最后只剩下幾戶,昔日的特色民俗寨幾度瀕臨消失。
“2013年之前,我們這些居民都基本上都搬走了的,大多數人都在外面務工都不準備回來了。”田家寨的楊建峰回憶說。
要想留住人,留住文化,留住鄉愁,田家寨的保護修繕迫在眉睫。
2013年,武隆浩口鄉啟動對田家寨的“搶救行動”,“修舊如舊”是搶救行動的開展宗旨, 鄉政府按照“中國傳統古村落”的建設和保護要求,加快保護性的修繕建設,打造仡佬族民俗文化村寨,充分展現仡佬族特色文化,彰顯民俗文化個性,增強民俗文化韻味,融入了具有仡佬民族特色的建筑元素符號,增加了一些能夠承載文化旅游活動的功能。
“整體修建工作全部都是保留居民原來的習慣,根據不同的房屋問題,我們開展通過制定‘差異化’‘特色化’規劃方案進行保護修繕,同時將整個田家寨進行整體規劃,按照文化旅游活動功能打造,不僅完善寨子里的配套設施設備,還原建設仡佬族吊腳樓、民俗文化墻等,讓游客來了有得看、有得玩、有得住。”鄉干部匡輝介紹道。
“環境變好之后,很多村民也愿意回來了,搬出去住的人還是覺得要留在寨子里,才算家。”田家寨的楊建峰說。站在田家寨文化廣場上,楊建峰再度望著這一片片古色古香的房屋,他知道,田家寨已經不再是那個藏在深山中的古老村落,它已經成為一個展示武隆浩口鄉傳統村落魅力與現代活力的窗口。
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環繞,郁郁蔥蔥的樹木掩映著古樸的屋檐。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徑上,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這座被時光遺忘的村落,煥發出時代生機,正逐漸展現出它昔日的風采。
如今,田家寨已化身為一座充滿詩意的旅游勝地,在村集體集中統一經營下,去年,它不僅吸引了萬名游客前來體驗仡佬民俗文化生活、感受自然之美,還為田家寨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成為實實在在的致富“金屋”。

“三幺”也是“三邀” 吃上“旅游飯” 端牢“致富碗”
環境好了,文化展館、文旅配套設施建設好了,村民們回來了,田家寨也有了人氣,如何留住更多的人,幫助村民增收致富?成為田家寨發展的下一步難題。
要想留客,特色民風習俗的體驗尤為重要。“三幺臺”宴席是仡佬族的重要習俗,宴席分為茶席、酒席、飯席三席,每到重要的節日,宴請賓客之時,當地居民就會以“三幺臺”宴席來款待。
“入席了……”循著聲音望去,田家寨吊腳樓上早已擺好了菜肴,蠟染的桌布和古風古韻的吊腳樓相映成趣。游客們在歡快的祝酒歌中喝武隆浩口特色楊梅酒、品嘗“三幺臺”、吃仡佬非遺油茶,“三幺臺”在田家寨已經形成完整的仡佬民俗表演之一。除此之外,現場還進行了打糍粑等民俗活動,村民們身著民族服裝,極大程度還原并展現了仡佬族的民俗風情。

為加大仡佬族民俗風情的傳承保護,武隆浩口評選了“三幺臺”“蠟染”等非遺傳承人,夏傳蓉從農家樂老板娘變為“三幺臺”第一代非遺傳承人,將農家“廚藝”化身增收“財藝”。
“搬回寨子里之后,我之前一直開農家樂,后頭聽說搞旅游,要把‘三幺臺’作為民俗特色打造成旅游體驗產品,后頭在村干部的組織下,我就開始負責田家寨游客的‘三幺臺’民俗體驗,通過接待研學團隊、游客等,我一年還是可以增收一萬多元。”夏傳蓉說。
隨著來田家寨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寨子里的村民都吃起了“旅游飯”,開農家樂、種植楊梅接待游客采摘等,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增收。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田家寨定期舉辦仡佬族民俗文化活動,村民們身穿民族服裝,邀請游客體驗打篾雞蛋、竹竿舞等,將仡佬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完美融合。據了解,去年端午前后,武隆浩口舉辦蠟染制作、“三幺臺”飲食文化、打蔑雞蛋等仡佬族文化活動,吸引了游客1萬余人次。
用夏傳蓉的話來說,是“三幺”更是“三邀”,以“三幺臺”邀請八方來客,來田家寨尋覓鄉愁,體驗仡佬民俗,感受非遺。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