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渝論 |?在“巴渝農耕文化數字一張圖”上繪就新時代和美鄉村新圖景
2024-08-17 06:00:38 來源: 華龍網
8月15日,媒體從“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地圖·巴渝農耕文化數字一張圖發布暨鄉村民俗展示展演活動上獲悉,“巴渝農耕文化數字一張圖”正式上線,這是重慶發布的全國首張鄉村文化地圖。
農耕文化根植于廣袤田間,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精神力量,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底氣所在和自信之源。重慶是一座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的特殊市情,孕育出了光輝燦爛、“渝味”悠長的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近年來,重慶結合自身農業特點與巴渝人文特色,深入挖掘優秀農耕文化,積極開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截至目前,已挖掘出近1000個農耕文化遺產,綦江永城鎮中華村農耕實踐基地、九龍坡區英雄灣村農耕文化實踐基地、長壽區現代農業園農耕文化研學實踐基地入選全國首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獨具特色的巴渝農耕文化,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優秀農耕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發展理念和鮮明的價值導向,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農耕文化,是推動鄉村振興尤其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題中之義。近年來,重慶在巴渝農耕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傳承、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農耕文化遺產與周邊的“吃住玩游購樂”聯系并不緊密,活化利用情況并不理想。亟待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創新巴渝農耕文化遺產的打開方式,讓農耕文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持續點燃鄉村文旅消費熱情,賦予鄉村振興新動能。
當前,重慶正在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面實施數字文旅建設行動計劃,為巴渝農耕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巴渝和美鄉村的關鍵時期,全國首張鄉村文化地圖——“巴渝農耕文化數字一張圖”正式上線,匯聚了全市農耕文化遺產點位近1000個,與之相匹配的周邊配套信息2000多條,從此市內外游客無需再大費周折準備到巴渝鄉村體驗農耕文化的出行攻略,只需在手機上一鍵搜索“一張圖”小程序,全市農耕文化遺產分布便一目了然,通過點位還可將周邊1小時內的吃住玩游購樂“一網打盡”,讓游客在深度體驗巴渝農耕文化的同時,實現“吃住行游娛購”一體化服務。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以文旅為筆,在“一張圖”上“數”描農耕文化,將鄉村振興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變為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勾勒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全面繪就新時代巴渝和美鄉村新圖景,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
作者:蘇尚久
審校:楊光志
責編: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伊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