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深耕科創 重慶正步履鏗鏘
2024-08-21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8月19日,重慶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會議宣讀了2023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表彰文件。
科技興則民族之魂熾熱,科技強則國家之基穩固。重慶深耕科創沃土,以科技之名,擔起時代重任,讓夢想照進現實,讓中國力量震撼世界。重慶的科創之路,是勇者的征途,是智者的較量,更是我們共同的信念與追求。
近年來,重慶在科技創新這塊兒,鉚足勁,火力全開,去年7月,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重點提出“416”科技創新布局,系統重塑市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今年再一次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對一年來的優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貢獻人才給予表彰,這既是階段盤點,又是新的號角。
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奮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這樣的總目標下,一年來,重慶布局得既精又細,行動起來也是實打實的“硬核”——
創新大招,全面升級,重慶的“416”科技創新布局大招,目標直指全國科創C位。長江經濟帶的創新發展,重慶當仁不讓展現上游擔當。
高能平臺,持續“加碼”:金鳳、嘉陵江、明月湖、廣陽灣,這些實驗室科技感滿滿,成果也是一個比一個牛,成為了科技創新的“孵化器”。
企業創新,火力全開:“雙倍增”計劃讓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遍地開花,企業領導帶頭搞創新,組建創新綜合體,直接把科技樹給“種”到了產業里。
吸引人才,重慶也是拼勁十足,不僅要自己培養,還要全球發掘,給青年才俊和科技大佬們滿滿的誠意和福利,創新生態直接拉滿。現已有R&D人員(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縮寫,中文譯為“研究與試驗發展”,簡稱“研發”。)總量超24.3萬,增長19.4%,意味著重慶人才儲備多且快,在科技創新方面有著更強的潛力和實力。
體制改革,快準狠:科技體制改革,重慶可是下了真功夫,資源引進、監督評價、國際合作,每一個環節都動真格,治理能力直線上升。
成果豐富,實力說話:超級智能汽車、鎂合金黑科技、海上風電機組……這些硬核成果,簡直就是重慶科技創新的“肌肉秀”,讓人看了直呼過癮!
總而言之,高位推動,多方協同,創新制勝,人才引領,改革突破,重慶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以卓越貢獻躍升發展新高度,動作頻頻,精心布局、務實行動,全面提升自身在國家創新版圖中的地位,重慶在科技創新這條路上,那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讓重慶這座城市,一步步在國家的創新大棋盤上,發揮重要力量。
在時代的浪潮中,科技之光猶如破曉的曙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重慶,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正以科技為筆,創新為墨,書寫著民族復興的壯麗篇章。不僅僅是在追求技術的突破,更是在為國家的未來鋪路架橋;不僅僅是在攀登科學的高峰,更是在為民族的復興鑄就堅實的階梯。重慶的每一分耕耘,都是對國家使命的深情告白;每一次創新,都是對民族復興誓言的鏗鏘踐行。
作者:楊光志
責編: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