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烈日下的“校溫師” 只為正負0.2℃
2024-08-30 10:52:32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通訊員 雷羽 李文龍 龐秋雙)8月27日上午11點,太陽炙烤著大地,長壽區氣象局氣象觀測員徐元照和同事謝林江帶著溫度核查設備,來到了晏家新恒陽碼頭氣象觀測站。
“我們準備對這個氣象觀測站點進行數據核查和校準。”徐元照告訴筆者,主要核查溫度、雨量數據是否準確,如果這個核查出來的數據不準確,要及時對傳感器進行維護或者更換。
自8月21日以來,長壽區氣象臺連續多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為及時提供精準的氣象數據,連日來,區氣象臺的氣象觀測員深入全區的61個站點進行數據核查和校準。
筆者在現場看到,徐元照和謝林江熟練地打開百葉箱,將溫度核查設備安裝在溫度傳感器上。“把溫度核查設備和氣溫傳感器等高放置于同一溫度環境中,穩定20分鐘以后,方能得出結果。”徐元照說。
趁著間隙,他們又拿出計量翻斗和計數翻斗進行雨量監測設備的檢測。而等待過程對氣象觀測員而言,就像是開盲盒一般,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
“如果核查數據合格,半個小時就能結束;如果核查數據不合格,我們就要對這個傳感器進行維護,或者更換后重新測量。”徐元照說,因氣象觀測站均在室外,檢測時只能在附近等待。
徐元照介紹,在靜置過后,將溫度核查設備測量出來的數據和氣象觀測站原本的數據進行比對,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在中國氣象局下發的操作規范中,明確要求核查人員在1分鐘內均勻讀取3次標準值和1次被核值,并取3次標準值的平均值和1次被核值進行對比,得出結果。
“40.245℃、40.253℃、40.220℃,平均溫度為40.239℃。”靜置時間到,謝林江迅速計算出3次標準值的平均值。
“我這邊讀核準值是40.01℃,誤差超過0.2℃,需要重新測試。”徐元照說著,再次將溫度核查設備安裝在溫度傳感器上,準備再次測量。
徐元照介紹,根據中國氣象局下發的區域站現場核查方法,溫度傳感器測出來的數值誤差在正負0.2℃以內的,視為合格;如果誤差超過正負0.2℃,必須對傳感器進行維護或者更換,并再次進行測量,直到測量準確為止。
經過兩輪的測量、讀取、比對操作后,新恒陽碼頭氣象觀測站的監測設備被核查完成。而此時,徐元照和同事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
“這段時間,我們出門都是這個狀態,平時隨身帶著防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徐元照笑著說,雖然很辛苦,但是想到核查的數據越準確,就能為市民提供更準確的預報數據,也就值得了。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