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縣公安局:警務機制改革激發警務效能新活力
2024-10-17 19:19:59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朱泓月)深化警務機制改革是實現公安工作現代化的關鍵路徑,其中,優化警力配置更是能夠整體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增強基層實力。
墊江縣全縣戶籍人口93.5萬人,現有民警504名,警力萬人比5.39,遠低于全市警力萬人比平均水平。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警力資源,確保全縣的治安與交通管理達到最佳狀態。面對這一問題,墊江縣公安局采取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措施,通過“捆綁運行”、“交所合一”、深化“兩隊一室”等創新模式,實現了警務效能的顯著提升,在調整警務機制,優化警務運行方面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捆綁運行:整合資源,優化布局
墊江縣共有26個派出所,其中24個位于農村地區,這些派出所大多規模小、力量分散,難以發揮最大效能。
為此,墊江縣公安局按照相鄰、就近、方便的原則,將17個農村派出所整合為8個中心派出所,實行“捆綁運行”。
坪山鎮位于墊江南部,與涪陵區接壤,全鎮警情較為復雜。坪山派出所此前有民警5人,輔警6人,面對復雜的警情,坪山鎮警力顯得“捉襟見肘”。永平鎮轄區面積僅有坪山鎮一半,警力較為充裕,且兩鎮之間僅20分鐘車程,按照相鄰、就近、方面的原則,兩鎮派出所實行捆綁運行,“捆綁”后兩地共有民警10人,輔警16人。
坪山派出所民警駱云暉表示,改革前,由于警力資源有限,民警輔警疲于值班備勤;改革后,大家有了更多時間處理日常事務,精力和時間也能得到更多保障。
改革后,被捆綁運行的派出所履行駐地場鎮警務室職能,同時保留戶籍業務等窗口服務事項,巡邏防控納入中心派出所必巡線路,確保了警務服務的連續性和便捷性。

“兩隊一室”:強化社區警務,深化基層治理
“捆綁運行”不僅增強了農村派出所的整體控制力,還釋放出更多警力充實至城區派出所,有效緩解城區派出所任務重、壓力大的問題。
今年6月,在墊江縣公安局統一安排部署下,深化城區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工作,改變城區派出所以接處警為核心的“大輪班”運行模式,將城區派出所全所社區民警輔警全體進駐街道各社區辦公室,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合署辦公,全職下沉社區開展基礎信息采集、行業場所管理、安全宣傳防范、矛盾糾紛化解等事件。

深化“兩隊一室”改革來,桂陽派出所整合優化警力資源,配備了21名民警、21民輔警組成社區警務隊下沉到8個片區。警務隊以社區為載體,就近處警,確保群眾進門有人接待、矛盾糾紛有人調處、群眾求助有人幫助、社情民意有人摸排,真正實現社區民警從“下社區”到“融社區”的轉變。
“此外,部分社區民警還兼任轄區村(社)黨組織副書記,進一步促進社區黨務和社區警務深度融合,為做實社區警務,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注入了強勁動力。”桂陽派出所教導員曾杰介紹。
交所合一:打破壁壘,提升效率
坪山派出所還是是墊江縣公安局實行“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單位之一。
此前,交巡警管國省縣道、派出所管鄉村道路“各管一攤”,交巡警中隊3名民警,負責3個鄉鎮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既要接處警,又要檢查交通,人均管理國省縣道52公里,導致執法力量薄弱、執法點位較少,容易造成交通管理兩支隊伍都在管,但效果不好的客觀現狀。

“以前即使是派出所門口的交通警情都不會通報給派出所,會直接報到交巡警中隊,‘交所合一’賦予了我們所交通管理的權限,現在交通和糾紛我們可以一并處理。”坪山派出所所長何偉說。
為有效破解以往交巡警管國省縣道、派出所管鄉村道路“各管一攤”的問題,墊江縣公安局打破交巡警管理國省縣道,派出所管理鄉村道路傳統模式,將原有的農村交巡警中隊警力就地下沉至原管轄區域派出所,由農村派出所承擔轄區所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責, 實行一所統管、扁平指揮、警務聯動。
“交所合一”后,派出所民警既負責派出所日常工作,還負責轄區交通管理工作,把交通管理、基礎工作、宣傳防范統一納入派出所基層基礎工作一體開展,在開展交通管理路檢路查中,同時查處違法犯罪人員、管制刀具、危爆物品等治安管控要素。
自“交所合一”警務模式運行以來,全縣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30.8%,鄉村道路亡人事故實現“零發生”
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墊江縣公安局在面對警力少、農村派出所小散弱等問題時,找到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據墊江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墊江縣公安局還先后推出了調整理順部分警種職能、推動城區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建立體現主防導向的派出所績效考核新機制等系列警務機制改革。
今年以來,墊江全縣刑事、治安和9類街面警情下降明顯,亡人交通事故也實現了有效控制。警務工作效率和社會治安環境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