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色引擎” 推動江津德感街道老舊小區蝶變新生
2024-12-26 10:13:3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周純)德感街道是江津區典型的城郊結合地區,有山有水、有城有鄉、有工有農,還房小區多、老舊小區多、流動人口多、遺留問題多、矛盾糾紛多,治理難度較大。近年來,德感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探索創新黨建“紅色引擎”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有效做法,有力推動老舊小區蝶變升級。
用好聯建共建“第一抓手”
德感街道通過聯建共建組建小區治理委員會,以“三級平臺”精準收集居民需求,聯動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動員居民代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主動對接社區、網格、物業等共同協調解決小區、樓院內的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維護、安全秩序、鄰里糾紛等各類問題。
街道強化“三事分流”,實施“六步工作法”,推動組織聯建、服務聯做、治理聯抓。創新探索“街道、社區、小區”+“網格”的“3+1”聯席會議機制,縱向聯動街道、社區,橫向聯動駐社區單位黨組織,明確各黨組織之間共駐共建社會治理責任,精準化破解小區物業的難點堵點,實現“網格吹哨,部門報道”,變“各自為戰”為“集團作戰”。
堅持群眾滿意“第一標尺”
群眾滿不滿意是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德感街道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為主體,從收集問題、解決問題、反饋問題三個環節精準發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增效。
組建紅細胞義務巡邏隊,用活網格N力量,帶動轄區“水電氣訊”、在職黨員、兩企三新、商鋪店家、物業保安等條線力量積極參與,整合碎片化時間下沉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確保問題收集無死角。
居民協商議事,暢通矛盾解決難點。發揮街道議事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暢通社區“議事廳”、居民區“議事亭”、居民院壩會等民情意見渠道,圍繞民生訴求、老舊小區“微改造”等問題,組織群眾反復協商、多輪議事,推動“小矛盾”在“小場景”協商,“小問題”用“小議事”解決。
針對小區治理等基層治理難題開發“德感碼上辦”小程序,實現居民訴求“碼上提”,社區干部“碼上辦”,推動“接訴即辦、未訴先辦”,處置率達98%。群眾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了從“站著看”到“跟著干”。
創新服務載體“第一路徑”
針對老舊小區年輕人流出多、老年人聚居多的特點,聚焦黨員、群眾多元化需求,創新社區居民全流程服務管理機制,通過全覆蓋摸排需求、全流程提供服務等,形成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
街道還舉辦“主題黨日”“和諧鄰里”“好媳婦好公婆”等活動助力鄰里和諧,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四點半課堂”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老年食堂”解決孤寡空巢老人吃飯難題,“一次辦好代辦員”“為老服務幫幫團”等,真正做到了解年輕人之所難,應老年人之需。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