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非遺+研學”深度融合 解鎖寒假“新姿勢”
2025-02-06 06:30:19 來源: 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龍頭高一點!二號位慢一點!”這個寒假,銅梁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寒假公益托管營,孩子們除了常規的學業托管,還可以在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銅梁龍燈彩扎第四批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逯德軍的帶領下,學習舞龍的初步技巧。
寒假期間,銅梁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8個青少年之家開設了12個托管班,幫助家長解決假期“看護難”問題。2024年,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此,在今年首個“非遺版”春節假期托管班里,銅梁團區委特地在托管班的課程中量身安排了趣味性的春節非遺內容,包括剪窗花、舞龍、寫春聯等,讓青少年提前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銅梁龍參加過4次國慶慶典,還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海世博會等表演,還出訪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最具中國象征的龍文化典型代表之一……”逯德軍不僅帶孩子們練習舞龍的基礎動作和技巧,還給大家講述了銅梁龍的發展淵源,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銅梁龍燈彩扎和龍舞一樣,也是銅梁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龍課程后,孩子們又在逯德軍的指導下,在手工教室里學習手工扎制龍珠。孩子們將長短不一的塑料膠條彎曲成圓,再通過精巧的布局連接,成為穩定的球形骨架,一顆龍珠便已具雛形。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舞龍和龍燈彩扎,對家鄉的非遺有了更深的認識。”參加非遺課程的學生周萱懿說。
據了解,近年來,銅梁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研學”等活動,培養青少年對非遺傳承與保護的情感。在寒暑假期間,銅梁團區委以“課程體系+社團活動”模式開設了多項素質培訓課程,打造系列研學品牌矩陣,組織各非遺傳習場所開展非遺研學系列活動。
不同于簡單的參觀活動,完整的“沉浸式”體驗過程讓青少年在研學中近距離接觸非遺,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讓他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實踐中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促進非遺活態傳承。
“在春節期間開展非遺研學活動,能夠幫助青少年體驗非遺魅力和春節文化,營造良好的非遺傳承氛圍。”銅梁團區委副書記秦睿表示,今后將通過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青少年學習更多的非遺知識和技藝,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記者 李慧敏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