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天宮殿榜樣⑩丨愛心居民徐廷英的“志愿之心”:從融入社區到服務社區 爭當文明傳播者
2025-03-05 14:55:4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開欄語:
在兩江新區天宮殿這片熱土上,從來不缺催人奮進的榜樣故事。他們,或扎根基層,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澆灌希望;或勇立潮頭,用創新引領發展,用實干成就夢想;或默默奉獻,用愛心溫暖他人,用善舉點亮城市文明之光。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推出原創專欄——兩江新區天宮殿榜樣,將筆觸和鏡頭對準第二屆“天宮殿榜樣”評選活動中涌現的12位人物,展現他們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弘揚正能量。本期走進愛心居民徐廷英的“志愿之心”。

第1眼TV-華龍網訊(張穎綠蕎)社區垃圾分類、反詐宣傳等宣傳活動,她熱心服務;社區愛心義診、幫助困難群眾等志愿活動,她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響應第一人”“愛心門鈴”愛老志愿服務隊隊長,這些都是她的“頭銜”;丁香路社區“最美志愿者”、年度“優秀志愿者”,這些都是她的榮譽。

從最初為了兌換免費課時而選擇參與社區志愿活動,到如今成為社區志愿服務的“靈魂人物”,她用行動詮釋了愛心,感染著他人,她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志愿者之路”,也讓志愿精神在社區生根發芽。
記者在天宮殿街道丁香路社區見到了58歲的徐廷英,她一路與來來往往的小區居民打招呼,十分熟絡。
“服務大家,鍛煉自己,創造價值。”簡簡單單的12個字,就是徐廷英這幾年做志愿者的真實感受。
融入社區大家庭
從兌換課時到主動參與的“轉化”
“其實說起來都不好意思,我一開始是為了兌換免費課程,才參加志愿者活動的。”徐廷英介紹,2019年她參加社區唱享夕陽合唱團,合唱團采取志愿活動積分兌換免費課時的方式。起初為了獲得免費課時,徐廷英參加了眾多志愿活動,耳濡目染之下,她被志愿者的服務和精神所感動,從此便自發加入到了社區志愿服務的隊伍中。

據介紹,徐廷英的志愿者服務生涯始于丁香路社區睦鄰志愿服務站,這里是丁香路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及公益活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固定陣地,陣地包括圖書室、活動室、多功能室,并且專設志愿者服務崗,徐廷英便經常到志愿服務崗進行義務服務,為居民進行業務指引、圖書查找等服務。
徐廷英說,社區還經常開展志愿者賦能培訓,幫助她們更好地開展志愿者服務崗的各項工作。“通過做志愿服務,可以認識很多轄區居民,我覺得融入社區這個大家庭很重要。”
2020年3月,徐廷英聽說社區“愛心門鈴”項目正在招募志愿者,便報名參加。由于在社區睦鄰志愿服務站表現突出,她被志愿者們推選為隊長。

買菜、送藥、做家務、陪伴聊天……“愛心門鈴”愛老志愿服務在丁香路社區展開。每次在工作群,社工一發活動消息,徐廷英總是帶頭響應,并準備好條幅、志愿者馬甲等活動物品。
“‘愛心門鈴’志愿服務招募:明天下午2點半,我們將上門慰問困難群眾,帶去慰問品并陪伴聊天,需要6名愛心志愿者,大家踴躍報名。”社工發出消息后,徐廷英第一時間回復,并在微信群“吆喝”大家積極參與。
“每一次志愿者活動,我從未缺席。”徐廷英告訴記者,社區基本上每個月會組織2次上門服務,平時她自己也會經常“走街串戶”,沒事就上門去和居民群眾聊天。
服務社區大家庭
從愛心上門到有心有力的“深化”
從事志愿者服務,不僅要有心,也要有力。
徐廷英告訴記者,通過經常參加社區開展的志愿者賦能培訓,她不斷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能力。她舉例說,比如面對有情緒的居民群眾,要耐心服務,培養與居民群眾產生共情,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社區還為我們開展了手機攝影攝像和視頻剪輯等技能培訓,以便我們和年輕人群體‘接軌’,更好提升職業技能。”徐廷英說。

由于參加志愿服務,街坊鄰里對徐廷英的認知度很高。徐廷英說,她的老伴在丁香路201號小區當物管,所以周邊的居民群眾幾乎都認識他們。“經常大家開玩笑說,徐廷英他們家最先進了。”
她說,從事志愿服務工作能讓自己非常開心和感動。
“我們社區有一戶居民,她住院回家后,我們志愿者上門去看望她,她一見到我們都哭了。”徐廷英回憶說,當時就覺得,社區大家庭的氛圍是大家共建的,志愿者起到了橋梁作用,所以更加堅定她做好志愿者服務的信心和決心。
由于轄區老年群體人數較多,社區經常開展愛心義診活動,在活動現場,徐廷英也要參與為居民群眾測身高、量血壓、量腰圍等工作。“我覺得在我能力范圍內,可以做的就多做點。”
不僅如此,徐廷英也不斷拓展著自己的“志愿者舞臺”。
丁香路200號、201號小區是老舊小區,60歲以上常住居民上千人,樓棟無電梯,“上下樓難”長期困擾老年群體。不久前,天宮殿街道開展“轉角遇到愛”愛心椅安裝工程,為29棟無電梯的住宅加裝“愛心椅”。

這一暖心工程,也被編排成了情景劇,在丁香路社區“轉角遇到愛”愛心椅公益創投大賽上進行路演,將愛心傳遞給更多觀眾。其中,在情景劇中出演“老人”角色的就是徐廷英。她說,自己居住在201號小區,見證了這一暖心工程,感到非常開心。“作為社區志愿者群體一員,我希望將丁香路社區的這些正能量廣泛傳播,和大家攜手共建美好家園。”徐廷英說。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當徐廷英的身影穿梭在丁香路社區每個角落時,她的言行正溫暖著無數居民的心。于她而言,志愿精神不僅是行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讓社區更美好的力量。
更多新聞,請點擊: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