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果園里迎來“智慧幫手” 川渝柑橘機械化生產技術示范現場會在合川舉行
2025-03-15 18:05:3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柑橘園里,一臺果園無人對靶施藥機正徐徐向前,左右“雙臂”靈活伸縮,自動對準果樹,實現精準施藥。另一邊,電動無人駕駛多功能作業車也展示著“絕活”,它身形“嬌小”,行動自如,尾部圓盤均勻地噴灑水霧。

“這臺農機可人機分離作業,越野能力強,還可通過尾部快換裝置,實現多種機具快速切換,一機多能,可以完成打藥、除草、播種等作業。”3月1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025年川渝柑橘機械化生產技術示范現場會在重慶市合川區舉行,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為參會人員介紹作業的農機設備。

此次活動由重慶市農業科學院主辦,重慶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合川區鄉村振興中心協辦,旨在推動川渝柑橘產業機械化發展,提升果園生產效率,助力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
活動現場,各種先進農機具吸引了眾多參會人員的目光。果園無人對靶施藥機、果園專用拖拉機、有機肥變量開溝施肥機、農用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等十余種機型紛紛亮相,展示了川渝地區在農業機械化領域的最新成果。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農機所智能農機裝備創新團隊首席、高級工程師馮偉介紹,這些機具均由川渝科研單位在前期調研、考察和篩選的基礎上研制、引進與改制而來,用于植保、管理、采收和運輸等環節,能夠滿足川渝柑橘種植條件與栽植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其中,山地果園智能巡檢機器人可實現遙控或自動導航,實時檢測果樹生長狀態和病蟲害情況,常見病蟲害識別準確率達85%以上;無人對靶施藥機則通過超聲波傳感器實時探測距離,自動調節噴桿與果樹冠層表面的距離,確保施藥效果最佳。該技術已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3年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獲2023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并入選重慶市2025年農業主推技術。

川渝地區是我國柑橘的主產地之一,提升果園機械化應用能力對于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目前,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自研的有機肥變量開溝施肥機、無人對靶施藥機、智能巡檢機器人等產品已在重慶各柑橘主產區進行了應用示范,效果顯著。
參與此次示范會活動,除了重慶市農科院、市農機推廣總站、四川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以外,還有來自川渝兩地的農機推廣機構相關負責人和種植業主,合川區錢塘鎮重慶喜洋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龍開洋,就是其中的種植業主代表。
龍開洋告訴記者,自己經營的柑橘園占地四百多畝,主要種植大雅柑品種,目前年產量達七八十萬斤。最近正值柑橘全部“下樹”時節。“目前我的果園已經實現全過程機械化,使用了秸稈還田機、旋耕機、無人機、拖拉機等,生產效率提高了很多,一年下來,光人工成本就要節約8到10倍。”

示范會上,重慶市農科院科研人員詳細介紹了果園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并對參會人員進行了川渝果園適用裝備培訓,提升了果園種植業主對機械化生產技術的認識。同時,通過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培訓,讓更多種植業主和農機推廣人員了解國家補貼政策,降低農機購置成本,推動川渝果園機械化水平提升。
“下一步,團隊將根據此次活動交流成果,形成川渝柑橘果園機械化生產技術需求清單,依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平臺,匯聚行業專家力量開展協同攻關,構建‘技術支撐單位+市縣兩級推廣機構+服務對象’的技術推廣服務機制模式,以示范基地為中心,向周圍展開示范帶動。”馮偉表示,團隊還將對機械化生產果園的果品品質數據檢測、果樹生長監測、土壤成分數據追溯等建立長期監測模型,對生產綜合效益跟蹤評估,尋找技術亮點和待改進之處,及時迭代升級,為川渝乃至全國果園機械化生產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