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林權改革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2025-05-19 06:30:52 來源: 綦江日報
近日,在綦江石角鎮劉羅村的松林下,色澤亮麗、菇蓋肥厚的赤松茸迎來第三輪采收期,馥郁清香彌漫林間,讓忙碌的村干部們笑逐顏開。
這種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山林饋贈”的赤松茸,菌肉兼具松茸的滑嫩與竹蓀的脆爽,堪稱“素中之葷”,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鮮貨價格一斤能賣到20元以上。
今年4月,劉羅村的6畝赤松茸迎來了首次豐收,林下采收過程分3茬進行,時長約60天。目前第二茬林下采收已經結束,第三茬采收正在進行。

“今年我們村林下松茸產量約12000斤,按當前市場價估算,總產值可達24萬元。”劉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廷梅告訴記者,在生長過程中,每畝菌床可消耗6噸農林廢棄物,采收剩余的菌渣還田后還能使土壤有機質提升30%,形成“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的生態循環。
而這場豐收背后是綦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創新實踐。
“今年以來,我們在石角鎮和古南街道盤活10余畝閑置林地,用以推廣‘林菌復合經營’,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經復盤總結后,會把成功的經驗繼續向區內其他街鎮推廣。”綦江區林業局森林資源科副主任付勝告訴記者。
今年初,綦江區林業局創新采取“國有林場+村集體+農戶”“村集體+農戶”模式,建設首批林下菌試點,在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全程技術護航下,這一試點成為繼茶產業、松林更新改造后的又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新實踐,以林下經濟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付勝表示,下一步,綦江區林業局還將攜手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全鏈條發力森林食品產業,從種植推廣、保鮮儲存到精深加工、市場銷售,全方位推動綦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深走實,讓更多“沉睡青山”變身“生態銀行”。
記者 唐斌皓 鐘滏冉 通訊員 彭勇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