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搶抓“票根經濟”機遇 開啟消費新密碼
2025-05-21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中國旅游日”主題月活動期間,重慶各大文旅場所推出系列惠民活動,其中以一張張小小的票根為紐帶,跨界聯動多樣場景,串起長長消費鏈。這是時下流行的“票根經濟”在文體商旅融合發展中的創新實踐。
“票根經濟”作為一種創新的消費模式,正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在體驗經濟時代,消費行為正從單一交易向鏈式體驗轉變。一張小小的票根,帶來創新變革,它不再只是消費憑證,而是成為鏈接多元場景的價值紐帶。比如川渝推出的“百萬職工游巴蜀”文旅年票有效整合了川渝兩地景區景點、演出等資源,推動精品景區串珠成鏈,改變了以往有效聯動不足、景區景點分散化、碎片化狀況。目前“百萬職工游巴蜀”文旅年票已發行近30萬張,形成了川渝文旅良性互動。又如洛陽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推出憑火車票享受景區門票半價優惠活動,通過鐵路客流的精準導流,激活了洛陽淡季旅游市場,提升了洛陽文旅的消費黏性。可見“票根經濟”作為一種衍生的全新消費模式,為文體商旅等融合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也進一步彰顯了文旅行業“一業興促百業旺”的帶動作用。
發展“票根經濟”,重慶有基礎和潛力。發展“票根經濟”的前提,是有充分的文旅資源集群。因為“票根經濟”講究資源整合,需要完整的文旅產業鏈條支撐,通過交通樞紐引流(如高鐵站與景區聯動)、旅游資源轉化(如門票與餐飲住宿權益綁定)、文娛消費延伸(如演出票根兌換購物優惠)等環節的有機銜接,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在這方面,重慶作為旅游大市,不僅具備發展文旅產業集群的顯著優勢,而且其文旅熱度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可謂既有基礎,又有“流量”。如何將“流量”變為“留量”,以“票根經濟”營造“鏈式消費”新場景,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因此重慶需要抓住“票根經濟”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斷延伸促消費鏈條,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激發釋放“票根經濟”潛力,仍需各方共同努力。當前重慶在推動“票根經濟”發展中尚處于單個行政管理部門或部分旅游目的地的嘗試,并未形成“由點到面”的整體合力,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消費生態。要更好激發釋放“票根經濟”巨大潛力,需以一票聯動多場景,推動文化、旅游、商業、體育等資源深度交叉融合,形成集群效應,讓票根成為串聯各環節的紐帶。政府或行業協會可以牽頭建立跨領域合作機制,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合作活動監管和評估,促進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讓“票根經濟”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共生”,進而實現“小票根撬動大消費”。此外,文旅資源的品質也至關重要,優質資源的組合才能產生“1+1>2”的效果。發展“票根經濟”不能僅停留在表面聯動,更需要深挖資源價值,打造獨有的競爭優勢。
當前“票根經濟”作為新型服務消費,已成為新趨勢、新熱點,其背后更蘊藏著消費的新潮流、新密碼,期待全市上下,加強內外協作聯動,不斷以一張張小小的票根為紐帶,跨界聯動多樣場景,串起長長消費鏈,不斷助力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