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從指尖到心間 讓文明之花在數字土壤綻放
2025-06-10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由中央網信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舉辦。本次大會以“匯聚網絡正能量 引領時代新風尚”為主題,將舉辦開幕式及主論壇、14場分論壇和“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通過多樣性和創新性展示,全方位展現網絡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
今年是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舉辦的第五個年頭。這一盛會不僅是網絡文化的展示平臺,更是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的重要契機。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億萬網民在網絡空間記錄生活、展示技藝、分享經驗,海量的信息內容、豐富的文化生態,在滿足不同年齡段網民多元多樣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素養、心理認知和行為規范。需要不斷培育營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新風尚,讓文明新風浸潤網絡家園。
以法治護航網絡文明空間。當前,我國網民規模超11億人,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場域。值得關注的是,一些伴生性問題也逐漸顯現: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欺詐、“飯圈”亂象等問題引發熱議,數據泄露、隱私侵犯等風險不斷挑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這些網絡文明建設的難點亟待各方在法治框架內解決。為此需要以法治力量推動網絡文明發展,不斷健全網絡法律體系,夯實網絡文明根基,加大網絡執法力度,共建清朗網絡空間,也要注重開展網絡法治宣傳,提升全民法治素養,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讓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日益成為億萬網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以文化賦能網絡文明空間。網絡空間的文明程度與網絡空間的文化底蘊息息相關。用先進文化滋養和引領網絡空間是網絡文明培育的重要任務。值得一提的是大會“東道主”將六尺巷、迎客松、馬頭墻、黃梅戲、“文房四寶”等代表性的“徽文化”“徽元素”有機融入到各項活動之中,以徽風皖韻為大會增色添彩。作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用好中華文化資源,創作生產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網絡文化產品,更好滋養網絡文明。
以科技支撐網絡文明空間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這對精神文明建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本次大會將舉辦的“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以“文明之光”為脈絡,串聯文明源流、時代坐標、未來愿景三大篇章,通過情景講述、作品展示、現場互動等形式,打造“科技+文化+藝術”綜合視聽體驗場景,集中展現共建共享網絡文明的生動畫卷。可見,在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過程中,要加快運用科技成果,注重科技支撐,聚焦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發揮數智技術傳播速度快、觸達范圍廣、吸引力感染力強的優勢,唱響網絡空間主旋律。
當然,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離不包括廣大網民在內的多元主體參與。從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到積極傳播優質內容;從理性參與網絡討論,到主動學習網絡法治……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都是對文明的守護,都需要我們身行力踐,不斷匯聚點點星光,點亮網絡文明時空。
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正拉開帷幕,讓我們一起關注并見證網絡空間的向上向善力量!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