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抓住國際性賽事承辦機遇 推動“體育+”經濟發展
2025-06-10 19:3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6月10日,中國男足在重慶龍興足球場迎戰巴林隊。這也是中國男足在本屆世預賽亞洲區18強賽里的收官之戰。重慶該如何利用好舉辦此類賽事的機遇,進一步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世預賽落地重慶,在于足球生態良好。在此次世預賽主場申辦過程中,共有長春等13個國內城市申辦比賽,重慶能夠脫穎而出絕非偶然。中國足協在公告中明確,重慶勝出源于“為國家隊創造最好參賽條件”的綜合考量。那么怎樣才能為國家隊創造最好參賽條件,其中尤為離不開球場、城市、球迷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從這些方面來講,重慶可謂軟硬實力兼具:重慶先后舉辦多場足球賽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大型賽會操盤經驗;而重慶龍興足球場總建筑面積16.69萬平方米,草坪質量達到國際足聯A級賽事標準,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足球場之一,不僅可容納約6萬人觀賽,還擁有國內目前最大的主隊超粉看臺。
當然,除了具備承辦能力,這次世預賽能夠落地重慶,也離不開重慶長期以來對足球生態的系統性構建。作為全國首批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之一,重慶一直都是足球的熱土,不僅在青少年足球培養中有著較為扎實的足球青訓成果,而且重慶足球文化氛圍濃厚,大大小小的足球賽事不曾間斷,重慶球迷也向來都是足球賽場上最熱情的存在,萬人吶喊助威,合唱國歌的震撼氛圍,總是在這個熱愛足球的城市不斷上演……
這次承辦世預賽,不管是從氛圍營造、志愿服務、場館運行、賽事組織、文明觀賽、后勤保障等方面來看,重慶都在全力以赴。
抓住承辦國際性賽事帶來的機遇,釋放其價值,不止是在賽前、賽中,也要在賽后有所作為。比如一方面,可充分借助國際性賽事的東風,積極謀劃“體育+”的城市升級。另一方面也要通過一系列高水平賽事在重慶落地,既滿足老百姓在家門口觀大賽的熱切需求,又更好推動“文體商旅”深度融合,助力城市品牌升級,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重慶與全球賽事雙向奔赴的故事還在繼續,期待更多國際性的賽事在重慶落地“生花”,也期待重慶能夠寫好“體育+”的精彩故事。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