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 ——萬盛實施資源型城市人才“強盛”工程小記
2025-06-17 18:16:3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葉露)在冠宇電池,隨著自動化生產線的高速運轉,一塊塊軟包鋰離子電池流轉到下一道工序;在博奧鎂鋁,鎂合金經過壓鑄、加工等多道工序,變成各種型號的汽車零部件;在浮法玻璃廠,一片片玻璃在高溫中熔化、拉伸、切片,被靈活的機械臂裝進運輸車……
近年來,萬盛以資源型城市人才“強盛”工程為抓手,推動全區人才工作提質增效。截至2024年底,萬盛人才總量達到2.75萬人。
精準引才
將“人才活水”引入生產一線
技能人才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然而,萬盛的許多企業正面臨著“年齡斷層”的問題——經驗豐富的工人逐漸退去,而年輕一代尚未及時接續,導致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這個現實挑戰引起了黨工委人才辦的高度關注,也成為萬盛推進人才工程的重要任務之一。
為破解這一困境,萬盛以精準引才為抓手,依托“231”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聯合多所高校和職業院校,深化產學研合作,制定了針對性的人才引進計劃,從源頭上緩解企業對技術人才的緊迫需求。
“企業要想持續發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重慶啟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黎敏說。在與貴陽信息科技學院簽訂政校合作協議時,她滿懷期待地希望能將“人才活水”引入生產一線。這一期待很快落地——幾批學院學生陸續進入企業實習,既迅速補充了技術崗位的人才缺口,也逐漸成長為企業的骨干力量。
除了引進青年人才,萬盛還圍繞重點產業和領域,精準引進了5個關鍵人才項目,成功吸引50名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技術專家,以及683名急需緊缺人才。這些舉措不僅為萬盛產業轉型注入了持續動能,也在實質上緩解了企業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2024年,萬盛人才凈增量同比增長26%,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在服務人才落地方面,去年建成的黑山谷候鳥人才工作驛站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這一平臺,150余名候鳥人才順利融入萬盛,既享受到高質量住宿與全方位服務,也與本地企業實現了精準對接。江蘇籍工程技術人才劉向宇,正是通過驛站牽線,成為一家本地制造企業的技術顧問。“能為家鄉企業出一份力,我很自豪,還能增加收入,真是一舉兩得。”劉向宇說。
2024年,萬盛“885”人才考核指標躋身全市A檔,標志著萬盛在優化人才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培育人才
厚植創新沃土
在昱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總工程師周明帶著研發團隊調試新一代可溶鎂合金樣品。車間一角,工人們正搬運著剛剛出爐的金屬材料,空氣中彌漫著金屬特有的溫熱氣息。
“鎂合金的最大缺點就是容易腐蝕,以前大家都想著怎么防。”周明笑著說,“我們反過來想,既然會溶解,何不將它變成優勢?”
依托與重慶大學共建的“輕金屬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昱華攻克了可溶鎂合金橋塞的核心技術,打開了能源采掘領域的新市場。“如果沒有這個實驗室,很多原始試驗都沒地方做。”周明感慨道,“光靠自己苦干是不夠的,必須有平臺、有資源的支持。”
萬盛正是通過這樣的平臺建設,為培育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土壤。2024年,萬盛新建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卓越工程師人才工作室3個,新認定區級名師、名醫、技能大師工作室9個,為產業一線輸送了更多實用型人才。
企業在成長,數據也在悄然變化。昱華新材料的可溶鎂合金產品已出口北美、中東市場,成為多家世界知名油服公司的供應商。
像昱華這樣因育才而興、因創新而強的企業,在萬盛不斷涌現。2024年,萬盛新增科技型企業92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培育重點“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各3家。
優化服務
讓人才安心生活
去年7月,小張正式入職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辦理完入職手續,他很快在同事的推薦下搬進了平山產業園區的科創人才公寓。
“小區環境好,單人單間,裝修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生活設施也很齊全。最重要的是,從家到廠只要五分鐘,下班一身輕松。”說起新家的便利,小張十分滿意。
平山產業園區科創人才公寓,是專為入駐企業人才打造的舒適居所。公寓面積約9000平方米,包含兩棟六層樓房,配備了獨立門禁系統,可容納500余人居住。面向不同類型產業員工,既有舒適的個人空間,也有完善的生活配套,真正讓“拎包入住”成為現實。
“對年輕人來說,要在一座城市立足,第一步就是有一個可以安心生活的地方。”公寓經理靳彥強介紹,公寓自投用以來,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新入職人才的“第一選擇”。
為了讓人才來得了、住得好、留得下,萬盛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全周期“一件事”服務機制,依托“渝才薈”數字平臺,開設職稱評審、子女入學、旅游出行等線上辦理服務,全年累計服務人才480余人次,服務量居全市前列。
與此同時,萬盛圍繞科技創新創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主題,舉辦座談交流活動,引導各領域人才參與區域發展;策劃“青春之約·渝見良緣”等青年聯誼活動100余場,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交友的平臺,讓人才在萬盛,既能專心打拼事業,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歸屬。
一套套新建的人才公寓,一項項便捷的線上服務,一場場充滿溫度的座談和聯誼,背后是實打實的支持和投入——去年,萬盛發放各類人才補貼126.8萬元,籌建人才住房50套。
夯實當下,著眼未來。
今年,萬盛將持續深化精準引才、強化系統育才、優化服務生態,系統推進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能。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