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車出海”再提速 2024年汽車整車出口近50萬輛
2025-06-26 16:35:2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6月26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譜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 打造陸海并濟的綜合物流樞紐新聞發布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李曉云就如何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培育產業集群作相關解答。

李曉云表示,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目的就是帶動產業的發展,重慶市在增強新通道對經濟和產業帶動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依托新通道培育發展特色物流。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重慶市依托干線公路、港口碼頭、鐵路貨場,合理布局物流產業園區,鼓勵其集聚發展。目前重慶是全國唯一的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樞紐規劃面積約46平方公里,累計建成物流運營面積26.4平方公里,去年樞紐貨物進出口總額1554億元,貨物吞吐量近1.3億噸、同比增長27%。以沙坪壩、巴南、潼南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重點,發展冷鏈物流,基地內去年冷鏈商品年交易量突破5000萬噸、交易額超200億元。接下來,我市將加快完善現代化物流業體系,培育龍頭企業,爭取今年新增8家A級物流企業,物流行業營業總收入增長8%左右。
——發展壯大樞紐經濟和通道經濟。依托“五型”國家物流樞紐,以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為重點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培育壯大了與通道物流供給相適應的汽車、機電、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去年,“渝車出海”再提速,汽車整車出口近50萬輛、增長約30%;重慶面向東盟進出口1178億元、增長13.8%。今年1—5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貨值超222億元、增長15%;重慶面向東盟進出口513.2億元、增長15.4%。接下來,將持續完善中老泰“三國三園”合作機制,推動形成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標志性成果,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全面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在渝中、沙坪壩等區培育一批國際貨代集聚區和特色樓宇,發展外貿綜合服務、知識產權、跨境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打造國際經貿合作中心。
——提升新通道基礎設施能力。今年1—5月,倉儲物流、交通樞紐等領域6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9.8億元,超過原計劃29個百分點,中歐班列(重慶)集結中心核心區重慶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集疏運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已完工并通過預驗收。接下來,重慶市將爭取開工黔江至吉首的高鐵,加快推進渝貴高鐵前期工作,提升主通道運輸效能。同時,還將打通“最后一公里、暢通微循環”,建設一批進港進園鐵路專用線,切實降低物流成本,為新通道進一步賦能。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