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有“涼”方 涪陵邀市民暢游北緯30°清涼秘境
2025-06-27 14:58:4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黎)當山城重慶被盛夏熱浪席卷,涪陵卻在北緯 30°的山水間藏了一方清涼秘境。
6月27日,發言人來了——“清涼武陵·浪漫大木”——“北緯30°花園城市”武陵山旅游度假區消夏季發布活動在涪陵荔浦春風公園舉行,涪陵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馮星貴攜多部門發言人集體亮相,揭開北緯30°花園城市的夏日清涼密碼。

增運力、強監管、優服務
全鏈條保障游客“清涼無憂”
“避暑游既要‘清涼’,更要‘安心’。” 發布活動上,馮星貴回應市民關切,詳解涪陵為暑期旅游旺季定制的保障體系。
在基礎設施方面,涪陵將增加武陵山片區垃圾清運頻次,維護公共廁所、路燈等市政設施,增強景區手機信號覆蓋,加密“城區-景區”公共交通班次,加強道路美化與交通疏導。
配套服務上,將推出周末文化惠民演出、“涪陵甄品” 線上專賣店、“共享農房” 短租服務、暑期親子 “自然課堂” 等一攬子工程。
市場監管層面,將增設臨時警務站,加強交通秩序管控與食品安全檢查,建立消費維權快速響應機制,全方位保障游客權益。
音樂節+漂流+星空露營
五維聯動解鎖夏日新玩法
涪陵以“商旅文農體”五維聯動為抓手,構建起全鏈條消夏經濟生態。
涪陵區商務委副主任戴小倩介紹,今年將推出“清涼武陵?浪漫大木”——“北緯30°花園城市”武陵山旅游度假區消夏季活動,整合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等5A、4A級景區資源,聯動傳統文化、山地運動、夜間消費等場景,打造“1場啟動儀式+6大主題活動+8項配套服務”的全方位服務體系。
其中,7月18日將啟幕“浪漫大木·醉美花鄉”音樂美食啤酒節,7-9月持續開展“涪陵甄品?高山鮮集”展銷,開放2200個星空露營營位,并打造繡球花海“1314 愛情樹”網紅打卡點。
在文旅融合層面,涪陵區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況黎影描繪了一幅“森呼吸”的夏日畫卷。
況黎影介紹,除了武陵山大裂谷、白鶴梁題刻、816工程等經典景點,今年新增的相思潭漂流項目與提檔升級的林鹿、涪星谷露營基地將帶來全新體驗。“清涼武陵、浪漫大木”夏日親子音樂會、第四屆武陵山大裂谷極光音樂節、星空美食啤酒節等系列活動,將用光影與音樂點燃夏夜激情。
此外,南沱荔枝采果季、江東脆李采摘季、青羊獼猴桃嘗鮮季等鄉村采果營銷活動也將輪番舉行,讓廣大游客在避暑休閑之余,盡嘗地道涪陵味。

花鄉變樂園、臘肉配水果
特色小鎮邀市民盡享悠然時光
作為“重慶高山第一花鄉”,涪陵區大木鎮鎮長龍明軍亮出了“住在高山上,游在花園里”的特色招牌。
該鎮將以大木花谷?林下花園、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兩大4A級景區為核心,大力發展研學、徒步、親子、銀發等多元業態,打造切花采摘園、鮮花集市、皮劃艇+槳板營地等“花卉+”場景,同時布局馬戲嘉年華、親子游樂園等消費場景,推出森林科普、中醫藥文化等研學課程。
在服務保障方面,大木鎮構建了“四橫四縱”交通網,串聯相思潭、相思泉等網紅打卡點,舉辦高山美味節、開通外賣專線,上百家酒店民宿與露營基地形成多元住宿矩陣。
值得關注的是,該鎮投資1600余萬元建成的四級提灌工程,已有效解決高海拔區域季節性缺水難題。
涪陵區武陵山鎮則以“臘肉+水果”的美食IP與農文旅融合模式吸引游客。
武陵山鎮副鎮長代宗全介紹,該鎮已形成6500畝糯玉米、6000畝高山蔬菜等傳統產業,并培育300畝車厘子、200畝脆桃等特色種植。依托武陵山大裂谷5A級景區,全鎮建成鄉村特色酒店、民宿、農家樂185家,接待床位8000 余個。
在業態創新上,武陵山鎮打造了烏江龍脊3.0、角幫寨傳統村落等4處網紅打卡點,開發了蕨粑土豬臘肉、藥膳羊肉等系列特色菜品,并推出“武陵山龍塘湖→金子山吊二咀(烏江龍脊)→角幫寨傳統村落→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露營基地→樂道和美鄉村”鄉村游路線,實現“徒步+采摘+美食”的深度體驗。
懸崖AI咖啡館+洞穴紅酒餐吧
科技潮玩點亮清涼之旅
涪陵交旅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松原帶來了一系列 “潮玩”新體驗。
在武陵山大裂谷景區,全球首座懸崖AI主題 “六小龍503咖啡館”將自然景觀與科技融合,游客可在“云端品咖”;816工程景區推出的“夜游 816”與洞穴紅酒餐吧,讓游客在18℃的人工洞體中感受三線文化與美酒魅力。
此外,涪陵交旅集團策劃了勇闖好漢坡戶外挑戰賽、森林萌寵樂園嘉年華、816西部紅酒品鑒賽暨三線文化體驗季系列活動,并推出8條清涼旅游線路,涵蓋“避暑納涼”“休閑生態”“涼爽刺激”等多元主題。
為惠及市民,涪陵交旅集團推出多重優惠政策:涪陵籍市民可免武陵山大裂谷門票,浙江籍、川渝部分地區市民以及全國2025年應屆高中、初中畢業生,可享武陵山大裂谷、816工程、點易園等景區門票優惠,更與武隆、豐都聯動推出跨區域旅游優惠。
同時,涪陵交旅集團推出“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零成本創業場地與補貼,助力青年在景區實現創業夢想。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