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沒下過水,他搏浪長江30分鐘救了兩人……
2025-07-03 10:04:53 來源: 江津區融媒體中心
湍急的江水中,小女孩的呼救聲刺破長空。面對吞噬生命的漩渦,近20年沒下過水的他毫不猶豫縱身躍入,在搏浪30分鐘后救起姑侄兩人。上岸后,他不禁渾身發抖、嚎啕大哭。
縱身一躍是本能,崩潰大哭是后怕?!芭聠??怕!但聽到娃兒哭,就只曉得要救人了?!边@位平凡的重慶漢子,用生命至善的本能,在奔騰的長江中劃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線。
“叔叔救我!”——
危急時刻他縱身一躍
六月漲水后的長江,水勢愈加洶涌湍急。27日下午3時,40歲的白沙鎮灘盤社區居民李朋舉像往常一樣,沿著江岸散步。
“叔叔救我!叔叔救我!”
一道尖銳的童音刺破了平靜的空氣。李朋舉猛地抬頭,循聲望去。離岸幾米的水面上,一個戴著紅色游泳圈的小女孩正被急流挾裹著往下游沖去。小女孩大約六七歲,臉上滿是驚恐。在她旁邊,一位中年女性拼命地劃著水,卻無法抵抗洶涌的水流,兩人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遠離河岸。
岸邊,兩個十三四歲的男孩滿臉焦急,伸出手臂試圖夠到小女孩的游泳圈,其中一個男孩甚至已經半只腳踏入水中?!皠e下去!”李朋舉大喊一聲,“水流太急,你們拉不??!”

李朋舉箭步沖到水邊,連衣服都來不及脫,躍入水中去拉小女孩,卻不想水流太急,一個浪頭打來,他不僅沒拉住,反而一個踉蹌,整個人被拖入水中,江水瞬間灌進他的口鼻。
李朋舉會游泳,但已有近20年沒下過水。眼見女孩被沖走,救人心切的李朋舉顧不得嗆水,奮力向她們游去。他這才發現,水流比在岸上看到的還要湍急許多,每前進一米都要耗費巨大的體力。
“媽媽,媽媽……”小女孩帶著哭腔的呼喊聲越來越近。李朋舉咬緊牙關,加快了劃水的頻率,終于游到了她身邊。
生死30分鐘——
長江激流中孤勇博弈
此刻他們已經被沖到了江心,在湍急的江水里起起伏伏。熟悉水域的李朋舉知道,逆流回北岸已經非常困難,只有跟著水勢斜向游到南岸,再找機會上岸。
洶涌江浪的拍打讓李朋舉感到一陣陣的眩暈,他死死咬住牙關奮力向前劃,一直大聲叮囑她們要抓緊,生怕一松勁兩人就被江水沖走。好幾次險些被江心的漩渦“咬”住,李鵬舉都感覺自己掙扎不出來了。
突然,眼前出現一個巨大的漩渦,直徑得有好幾米,江水打著旋兒,翻起白浪。李朋舉的心跳加速,手和腿更加用力地劃動。他咬著牙,側身護住孩子,斜著身子使勁游,終于從漩渦邊上擦身而過。
30分鐘后——在李朋舉感覺像是一個世紀那么長——他們終于接近了長江南岸的一片回水灣。這里的流速明顯減緩,岸邊停靠著一艘船。

李朋舉把落水者帶到了水勢平緩的地方,兩位落水者從回水處上了岸,李朋舉則拉住一根錨泊船舶的鋼纜,用盡全身力氣爬上岸?!吧蟻砹恕K于上來了……”一上岸,這個堅強的漢子再也支撐不住,癱坐在地,忍不住嚎啕大哭。
“在水里的時候,想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怕自己上不了岸了?!鳖澏兜穆曇衾?,滿是劫后余生的后怕,但李朋舉說,跳水救人是本能,再來一次他還是會這樣做,“江水危險,千萬不要隨意到江邊玩水、下河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p>
細節里的光——
始終閃耀的善良底色
記者通過李朋舉了解到,被救起的是一對來江津探親的姑侄。當天,兩人在江邊游玩時不慎落水。雖然佩戴了游泳圈等裝備,但長江水流湍急,一個浪頭打來就將她們卷離了岸邊?!敖绷?,防護裝備根本不管用!真的非常感謝李大哥的救命之恩。”事后,姑侄倆感激不已,再三向恩人致謝。

事實上,李朋舉的英勇救人并非偶然。
李朋舉有兩個兒子,一個14歲、一個8歲。前幾年,他一直在工地上辛苦打工。去年,父親不幸腿斷,為了照顧一家老小,他不得不放棄工作,回到家鄉。
在親友眼中,他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傻”好人——
多年前,一位朋友身患黃疸肝炎,急需全身換血。李朋舉得知后,沒有絲毫猶豫,一口氣獻出800毫升血,這幾乎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全身血量的五分之一。
年輕時候,他在昆明做水管生意,當朋友面臨困境時,他慷慨解囊,不僅幫忙支付門面費,還投入幾十萬的貨物,全力支持朋友把生意做起來。
如今,盡管他們一家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在路上遇到挑水果賣的老人,他仍會于心不忍把老人沒賣完的水果買下,只為讓老人能早點回家。
……
從長江激流中的生死救援,到生活里的點滴善舉,李朋舉用行動詮釋著人性的光輝。當善念成為本能,縱使面對吞噬生命的漩渦,也會迸發出照亮人性的光芒。這光芒不僅溫暖了獲救者的余生,更在浩蕩長江中,激蕩起整個社會的道德回響。

【記者評論】
善念是本能,英雄在身邊
湍急江水中那縱身一躍,劃出了人性最美的弧線。李朋舉的壯舉看似源于瞬間抉擇,實則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積淀。從800毫升熱血到傾囊助友,從買光老人水果到激流勇救陌生人,這位普通重慶漢子用點滴善行構筑起精神高地。
這場生死救援令人動容之處,不僅在于30分鐘的搏浪前行,更在于他明知危險仍選擇善良的本能。當社會常討論“扶不扶”“救不救”時,李朋舉用行動給出了最樸素的答案:善念不應是權衡利弊后的選擇,而該是植根心底的生命底色。
長江奔騰不息,見證過無數英雄傳奇。今天,這段平民史詩為母親河增添了新的精神注腳——偉大不必驚天動地,在他人危難時伸出援手,每個普通人都能成為照亮黑暗的那束光。這份源自市井巷陌的溫暖,正是我們民族血脈里最珍貴的文明基因。
我們需要英雄、歌頌英雄,但千萬別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江水無情,暗流涌動,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險。每年因隨意去江邊玩水、下河游泳而導致溺水的悲劇不斷上演,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逝在滾滾江水之中,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因此支離破碎、陷入無盡的悲痛深淵。江邊地形復雜,水流變化莫測,即便水性超群之人,也可能在瞬間被無情的水流吞噬。
英雄的挺身而出,是人性至善的閃耀,但我們不能將這份勇敢視為可以隨意揮霍的“底氣”。每一個生命都無比珍貴,都承載著家庭的希望與未來。我們要以英雄的善舉為燈塔,在傳承這份溫暖與善良的同時,更要將安全意識深植于心。從自身做起,遠離危險水域,不貪圖一時清涼或刺激;同時,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防溺水知識,讓更多人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安全的重要。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免更多悲劇的發生,讓英雄的善意不被辜負,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綻放光彩。讓這份源自市井的溫暖與善良,在安全的基石上,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磅礴力量,讓我們的民族精神在傳承中熠熠生輝,歷久彌新。
記者:劉星欣 呂 曉 王笑伊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