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力破壁壘 重慶統一開放交通運輸市場建設成果亮眼
2025-07-04 11:09:2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在推進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方面,重慶取得哪些成效?在7月4日舉行的“扛起新使命 譜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永忠作相關情況介紹。
陳永忠表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是有效銜接供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重要基礎,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202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重慶認真落實加快推進建設工作,取得以下幾方面成效。
——推動交通運輸跨區域統籌布局。
持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一體化,目前已累計實施成渝中線等重大交通項目100余個,川渝省際通道已達到30個,成渝雙核、毗鄰城市之間實現1小時直達,雙核間加快形成高鐵3通道、高速公路6通道。
重慶還會同四川、貴州實施嘉陵江、烏江船舶過閘聯合調度,推動船舶過閘“一次申報、全線通過”,比如,廣元至重慶航行時間由以前的15天縮短到7天,烏江船舶過閘時間縮短了30%。
——強化交通運輸跨方式一體銜接。
大力推動鐵水聯運,目前,中心城區果園港、萬州新田港、涪陵龍頭港、江津珞璜港等4大樞紐港口全部實現鐵路進港,另外江津蘭家沱港、萬州紅溪溝港、長壽江北港等3個港口也接入了鐵路專用線,減少大宗貨物轉運成本。
2024年全市鐵水聯運集裝箱量達5.6萬標箱、同比增長22%,周邊省市的貨物在重慶市港口貨運量的比重達50%。
重慶還積極推進臨港產業發展,全市GDP產值中65%以上集中在沿江地區,重鋼、川維、博賽、海螺、理文等大型企業均臨港布局,促進現代產業經濟與長江航運融合發展。
——促進交通、文旅、郵政等融合發展。
推動交旅深度融合。開行市內及周邊旅游直通車,目前已覆蓋全市100%的5A級景區和90%的4A級景區,3A級及以上景區實現二級以上公路覆蓋率達86%。2024年,三峽游、兩江游完成游客接待量超480萬人次,長江索道超440萬人次,實現了交通資源與旅游資源的跨界融合。
創新打造“郵運通”品牌,推動交通、郵政、商貿、供銷、快遞等資源共享,目前已累計建成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648個,開通交郵聯運線路89條,農村運輸成本不斷降低。
——大力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低運價比較優勢。
2024年,全市水路貨物周轉量約占綜合交通貨物周轉量的63%,90%以上的鐵礦石、鋁礬土、煤炭、糧食等進出口貨物通過水運完成,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降低至13.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
下一步,重慶將聚焦加大省際協同力度,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加快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水平,持續推動交通運輸跨區域統籌布局、跨方式一體銜接、跨領域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