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武陵山·黔江篇丨漸入佳“境” 共享“向上的黔江”
2025-06-27 06:30:5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核心提示:
高鐵一動,變幻時空。渝廈高鐵重慶段的“開跑”,既為重慶向外“伸長”打開新的通路,也為經重慶東站東出的渝東南區縣插上了“飛越”武陵山的翅膀,這條硬核高鐵是旅游動線,串起一路好風景;是交通射線,往來武陵更便捷;還是致富快線,產城融合機會多。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深入被這條高鐵垂青的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等區縣探訪,為你全方位解析“飛越”武陵山創造的發展新場景和新動能。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羊華)高鐵的轟鳴聲,就連黔江“白堊紀恐龍”都忍不住出來看稀奇。隨著渝廈高鐵重慶段汽笛聲響起,緊鄰黔江高鐵站的恐龍遺址也進入了緊張的搶救性發掘階段,為這座旅游名城加了一道“硬菜”。身為武陵山區中心城市,黔江對高鐵的思考卻遠不止旅游。
高鐵旺旅 城景通讓打卡更便捷
渝廈高鐵從重慶東站出發,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奔現”黔江,早吃小面午食雞雜成為現實。
對于黔江這樣的旅游強區來說,高鐵對拉動景區客流是立竿見影的。為了接住這波流量,黔江區做足了準備。
黔江區交通運輸委負責人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該區構建了“城景通”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多元化景區直達選擇,有高鐵站直達各大景區的班線客車,有隨時可調度的旅游包車,還有小型租賃車,滿足不同游客個性化出行需求。
從高鐵站驅車不到半個小時,參加行進式采訪的記者們就到了5A級的濯水景區,想感受慢生活,可以沿著老街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和歷史;想體驗土家文化,你可以穿越世界最長風雨廊橋,感受土家兒女在阿蓬江上建橋的藝術與智慧;想要度假,土家民宿和阿蓬江能夠讓你徹底放松下來。

黔江區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說,該區有1個5A級景區、7個4A級景區,A級景區數量居全市第二,高鐵讓游客來去更加省時方便,必須抓住這一利好,一方面擦亮白堊紀恐龍、濯水古鎮等景區“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創優文旅配套服務,精心繪制了美食地圖、住宿指南,發布了非遺美食體驗店和特色餐飲名店,并針對不同游客群體,量身定制了特色游覽線路、景區優惠政策,讓每一位游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便捷。
高鐵興產 要素齊備招商增三倍
“高鐵開通后,必將為我們帶來更大的人流、更大的物流、更大的信息流,為黔江建設現代化產業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黔江區委副書記、區長駱高燕說。
重慶市正升食品就感受到了這樣的運勢,該企業2021年落戶黔江高新區,發展勢頭與高鐵建設“同頻”。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看到,該公司品有火鍋底料、毛肚、雞爪等鮮菜火鍋食材20余種品類,為全國有300余家餐飲門店供貨,展廳旁的幾間直播間,主播們正在推銷著產品。
”黔江產業土壤很好,我們的年產值已經突破3億元。“該公司負責人說道,高鐵將有助于其進一步拓展市場。
黔江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該區已建成20萬噸玻纖、20萬噸再生鋁、20萬噸合金產能,成為川渝鋁產業鏈協同發展重點區縣、全市玻纖產業重要基地。圍繞放大生態優勢,還加快打造百億級鮮菜火鍋食材產業園,黔江青蒿素產量占全球1/4。同時,黔江有兩張電網,工業用電價格比較低,燃氣、水、土地、用工等要素充裕,期望借助高鐵機遇,把產業鏈進一步做深、做實、做長。
來自黔江區招商部門的信息顯示,上半年來該區考察的客商明顯增多,在談和形成協議初稿的合同已經超過150億,是去年的3倍以上。
“很多客商是沖著黔江通高鐵來的,看重的是區位優勢變成發展勝勢,我們爭取在今年,把這些合同轉化成開工、轉化成建成、轉化成投產。”黔江區相關負責人說。
高鐵促貿 區域貿易進入快車道
黔江是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高鐵為該區區域貿易注入了新動能。
至此,該區形成了“鐵、公、空”三位一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
在航空方面,黔江武陵山機場作為重慶“一大四小”機場體系的重要支點,歷經擴容升級,已成為全市首個擁有雙航站樓及廊橋的支線機場,累計開通國內航線20余條、通用航空短途航線3條。

在高速公路方面, 渝湘、黔恩、黔石及過境高速建成通車,形成“1環4射”高速公路網絡,總里程達146公里。
在鐵路方面,則形成了“1高3鐵”格局(渝廈高鐵、渝懷鐵路、黔張常鐵路、渝懷鐵路二線),鐵路總運營里程達173公里。
高鐵一通,交通通道更多、貿易路徑更寬,黔江悄然變為“黔多多”。
黔江區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提升在武陵山片區的貿易服務能級,該區打造了多個賦能平臺,如黔江高新區、智慧物流園區、冷鏈物流中心、武陵山現代糧食物流中心、渝東南成品油儲備中心等,充分發揮海關、航空物流樞紐港、鐵路貨場集裝箱功能區、自貿聯動創新區、跨境金融平臺等區域性平臺作用,有序推進450萬噸鐵路貨場、保稅倉等項目建設,以此打造武陵山邊貿大市場和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高鐵融城 黔江成公共服務高地
渝廈高鐵沿線,第一座高鐵站是黔江站,早在去年六月就已投用,是在老車站拆除后復建的新站,面積達15000平方米,為優化城市布局提供了新支撐。
高鐵開通,黔江正式加入“重慶1小時經濟圈”“2小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實現1小時到達重慶中心城區,2小時到達成都、貴陽,3小時到達武漢、長沙,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進南下開放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并成功融入“八縱八橫”全國鐵路網。

為了永續用好高鐵的紅利,黔江區提出了“高鐵+服務”的新路徑。該區擁有三所市級重點高中、渝東南唯有的兩所高校、唯一的三甲醫院,還有全市第1個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項目,正在創建全市第1家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醫療、教育在渝東南區域,包括周邊省際區域都比較靠前,周邊區域的老百姓都愿意到黔江來看病、讀書。
“高鐵開通后,我們將進一步放大優勢,建設好區域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高地。此外,積極爭取全國各地的科研結構、高校院所來黔江設立分支機構或深化合作,比如四川華西醫院、重慶腫瘤醫院、中科院等。”黔江區相關負責人說,有了高鐵的賦能,這些公共服務更加便捷,反過來,會進一步推動城市品質的提升,發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季度,全區GDP增長6.4%,增速居全市第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居全市第1。黔江正搶抓高鐵機遇,聚力打造武陵山區綜合開放門戶,以嶄新姿態喜迎八方來客。
責任編輯:董霞